返回顶部



下一个改变规则的是什么?

2017/11/17 16:02:37浏览数量:34700

行业翘楚,本刊集团战略发展顾问Mike Fairley先生接受媒体专访,畅谈标签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1.您认为行业内哪些新技术和工作流程的推出将会对未来标签业产生深远影响?

Mike Fairley:首先是数码印刷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特别是涉及到喷墨印刷和混合印刷的新技术;除此之外,行业转向单张纸数码印刷和软包装印刷的趋势十分明显;另外,值得行业关注的还包括:印刷机的数字化改造、检测与印后领域内的技术创新等。上述新技术、新迹象都将会对标签业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2.部分媒体将工业4.0喻为“第4次印刷工业革命”。对此,您有何看法?您认为产业链上的交流与沟通进步会对工作流程产生怎样的影响?

Mike Fairley:前几次的工业革命是工程业和制造业的升级换代,比如从手工业过渡到机械化生产,从木制品加工过渡到金属制品加工;就印刷业而言,印刷的幅面越来越宽、印刷速度越来越快、油墨和材料的配方不断进步,计算机排版和制版广泛使用。现如今,新一代工业革命更多地涉及到知识与技能、交流与沟通、即时性、对消费者的影响、数字化、云计算和互联网技术等等,未来将大有可为,这不再是简单的工程、机械和制造方式的改造,而有更可能是一场颠覆世界的改造。工业4.0时代,将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

3.对2017年标签业的发展,您有哪些期待,是否有担忧?而哪些发展将会改变规则?对于今年9月即将在布鲁塞尔举办的欧洲国际标签印刷展览会(Labelexpo Europe 2017)您认为将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技术呢?

Mike Fairley:在本届欧洲国际标签印刷展览会上,我们将看到一系列影响并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包括:信息管理(MIS)、色彩管理、数据管理以及持续创新的工作流程自动化技术等,这些新技术将从根本上引领标签及包装生产的全自动化进程。同时,值得关注的还有不断发展的数字化印刷工艺,以及采用云计算和手持(在WiFi环境下)设备控制的复杂信息和数据处理及管理技术,它们的出现将促进印刷品的更小批量化加工。在本届展会上,还将看到环境保护和废弃物处置对行业提出的持续性挑战。

4.您最近是否使用过数码印刷机?今年是否会投资购买一台或多台数码印刷机?

Mike Fairley:毋庸置疑,数字/混合技术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是数码印刷的实现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完全集成化的模拟和数字印刷机,带有机械选配装置的数字印刷机,或者带有数字选配装置的模拟印刷机,亦或是在传统印刷机上加装数码印刷单元等等。用户须要长时间的市场调研才能确定他们的需求是什么,然后还需要对各种可行的方案做最广泛的测试。但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市场需求,比如,要了解消费者有哪些关于个性化、多版本、可变数据、品牌保护和防伪等不断变化的需求。可以说,加工商测试并投资数码印刷的小高潮即将到来。

相关文章

  • 2020年最佳作品:十大令人惊叹的艺术装置

    2030

    说2020年是独一无二的一年是轻描淡写的。世界事件,从COVID-19流感大流行到黑人生命问题抗议,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因此,他们也塑造了我们看待和消费艺术的方式。由于许多博物馆和画廊长期关闭,艺术家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善于传达他们的信息。装置艺术家尤其如此。 许多艺术家选择将他们的实践集中在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上,这通常意味着要自己动手。从达斯汀·克莱因(Dustin Klein)在罗伯特·E·李纪念碑上的自发光线投射,到杰米·霍姆斯(Jammie Holmes)用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的遗言打出的强有力的飞机横幅,艺术家们不怕用自己的艺术来突出社会问题。一些人,如花卉设计师刘易斯·米勒(Lewis Miller),甚至用他们的技能来感谢那些勇敢的医护人员,他们在流感大流行期间将自己的生命置于一线。 虽然许多艺术都是围绕着世界事件展开的,但也有其他令人难以置信的艺术装置成功地活了起来,让人们从分裂和压抑的世界现实中解脱出来。从沙漠中的互动雕塑到大堡礁的水下雕塑,这些装置反映了当代艺术

    2021/8/29 19:31:46浏览量:42723

  • 王存峰:喷印人的别样生活

    187

    王存峰,峰子王,王风歌,北京世纪枫叶国际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沐禾尚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歌手等,这些说的都是一个人。在他的身上,每一个生活维度,和另外一个好像都没有什么交集,但是却又都那么恰巧的就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丰富了他的人生,填满了他的灵魂。广告行业立命之本过了千禧年,20出头的小伙子来到北京做起了北漂,这一漂,漂了十几年。最初知道王存峰王总,当然是因为他是广告喷绘人,最缘分的是他最开始从事的是印刷(丝网印刷),和我的东家科印传媒一样,从印刷然后拓展到喷绘。王总回忆说,最初的公司的一个大单,是做一个老年之家的项目,当时大贺传媒也参与了竞标,普通的宝丽布报价是85元/㎡,王总公司当时使用丝网印刷和喷绘结合来做,效果上胜出了喷印工艺还不那么好的当时,同时,报价也低于喷绘的价格,竞得了此标,这就开始了他的广告喷绘之路。200万初始投资,做起了现在的北京世纪枫叶国际广告,至今已经拥有了北京、合肥、天津等几地分公司,客户伙伴和业务范围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双向选择,目前比较稳定的是现在很“抢手”的地铁广告以及影视广告,这两个板块的业务也是世纪枫叶从开始创立到现在一直坚持的部分,随着地

    2018/4/1 12:45:19浏览量:39493

  • 7人座谈“小产品 大创意”

    174

    如何深度挖掘客户需求,打造创意产品,并实现产品的可持续创新方向? 在IT技术和大数据指导下开发个性化产品天意有福很重视产品研发,今年我们还拿到广州市工业设计中心的认证。我们的个性化产品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可以批量生产,因为我们面对的客户是大众消费者,可能做不到针对性很强的产品。我们的优势是使用IT和数字化技术把零散的个性化订单实现规模化生产。比如天意有福的个性化影像,我们主打的产品是毕业纪念册,每年国内大学的毕业生有700多万人,再加上高中、初中、小学每年毕业生有3000多万人,还有两亿多的在校学生,和十几亿的已经毕业走入社会的人。毕业要做纪念册,他们若干年会做一次同学聚会相册,所以个性化影像的市场空间很大。天意有福每年会在春秋两季举办毕业纪念册的新品发布会,每次都会有七八个系列,同时面向线上客户和渠道商。天意有福的产品会不断更新,这是一个更新换代的过程,我们的产品升级也体现在客户DIY的体验升级上。工艺成就快印价值说到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我认为快印店很难请到或留住出色的设计师。因为快印店最大的优势是对材料和产品的了解,设计是需要创新的,快印店最应该思考的是将工艺的专业性和设计公司的创意

    2018/1/19 18:29:33浏览量:29000

  • 王华超: 学习新技术不止步

    223

    按生产单安排印刷次序、将文件传送至设备、开始低速印刷、调整折页设备、检查印刷质量和折页准确度、加速印刷、将书芯整理好后整齐码放、完成后填写转序单……这是北京中石油彩色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数码印刷机长王华超每天的工作程序。中石油彩印于2014年年底投资引入高速喷墨印刷生产线,王华超操作的数码印刷机就是这条生产线上的关键一环。目前这条印刷生产线在北京的数量并不多,会操作该机器的工人更是凤毛麟角,王华超就是这为数不多的人之一。4月27日,当《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来到中石油彩印生产车间时,王华超正在数码印刷机旁细致地查看成品质量。转型:摸着石头过河王华超已经在印刷行业工作了18年,是名副其实的“老人儿”。但是3年前,当公司决定将他调到数码印刷机的操作岗位时,他心里还是打鼓的。“那时候,我对数码印刷可以说是一点儿概念都没有,对自己能不能做好,信心也并不大。”王华超告诉记者。在传统印刷岗位上干了这么多年,突然间要转型到数码印刷,王华超的压力很大。公司引进的数码印刷设备技术含量高,操作系统为全英文界面,并且生产过程中还经常要解决设备中众多精密传感器中的莫名故障,这对王华超这样传统印刷行业转型过来的人

    2018/5/12 23:48:51浏览量:32363

  • 江苏麦肯赵羽:一家广告公司的下沉战略

    121

    江苏省镇江市属于三线城市,我们经过大量的调研发现,当地大多数的数字印刷企业仍以标书、图文为主,但在彩色高端数字印刷领域尚存‘空白’,这便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江苏麦肯数字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羽在面对采访时做出了这样的开场白。2007年,赵羽凭借自身在设计创意方面的经验,创立了镇江麦子广告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子广告”),他说:“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媒体的崛起使得传统媒体发展空间不断收窄,广告制作业务或多或少受到冲击,为此,我们决定向下游业务领域下沉,进军数字印刷领域。”江苏麦肯数字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羽其实,在更早的时候,赵羽就曾想过涉足数字印刷,毕竟很多客户劝说赵羽上印刷设备,但赵羽坦言:“搭建一个传统印厂投入巨大,且几年前的数字印刷技术在很多方面表现还不理想,画质质量差、承印材料单一都是问题,所以计划一直搁置到现在。”这两年,赵羽发现,以往2000~3000份的印制量变成了三五十份,多的也就一二百份,并且客户的文件往往要反复修改,不到最后一刻不会定稿,留给制作的时间十分紧张。2015年,赵羽萌生了自建数字印刷快印门店的想法,经历了长达一年的考察与筹备,2016年4月,江苏

    2017/11/17 15:42:45浏览量:31720

  • 彼得·贝内特:助推全球顶尖激光制版技术在武汉产业化

    212

    长江网4月17日讯(长江日报记者肖娟)“彼得·贝内特不仅来武汉光谷创业,实现最新激光绿色印刷技术产业化,还推动与湖北工业大学共建中英联合研究中心,产学研结合。”16日,武汉金顿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顿介绍,彼得·贝内特目前在英国,下周就回武汉,作为武汉引进的外国专家,彼得·贝内特对技术充满热情,对武汉也非常热爱。彼得·贝内特博士是公司技术研发总监,今年50多岁,拥有英国伦敦大学学士学位、牛津大学博士学位和布拉福德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彼得·贝内特在印刷技术方面的研究始终处于世界顶尖技术的行列,不少技术成果还成为行业通用标准。他曾担任柯达英国研发部总监,以数码CTP技术帮助柯达获得英国女王企业奖;也曾是在多个国家担任印刷制版顾问的“空中飞人”。2007年,彼得·贝内特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几名学者合作,开始一项最新超快激光绿色印刷技术的研发,刘顿正是该校激光领域博士,两人相识后一拍即合,决定到中国创业,成立了武汉金顿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同时,两人作为湖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3551光谷人才计划”专家,领衔在湖北工业大学成立了中

    2018/4/18 15:12:23浏览量:32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