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印刷企业的智能化:方向、路径和起点

2017/11/17 18:55:40浏览数量:27110

建设WiFi工厂,不仅是为未来的智能工厂打下“连接”的基础,同时也可以实实在在地解决企业当下的一些的问题,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如今,智能制造在印刷行业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一些新概念,网络印刷、C2M、新零售……,似乎印刷企业不来个彻底的转型,就不能搞智能制造。然而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绝大多数印刷企业做的还是线下接单的B2B生意,在1万多亿元的印刷生产总值中,大多份额依然以B2B订单形式存在。因此笔者认为,探讨印刷企业内部的智能化更具普遍意义,也许这并不那么高大上,但对推动行业进步确实会有实质性的帮助。

对于绝大多数传统印刷企业来说,智能化将是一个长期的、逐步进化的过程,而不是哪天建个新的智能工厂就可以一蹴而就的。既然印刷企业的智能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阶段并不存在一套成熟的建设智能化工厂的现成图纸,那么方向、路径和起步的落脚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起步选择:WiFi工厂

近两年,我们团队在做一件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即推动印刷企业在工厂内部署WiFi,不仅部署在办公区,还要覆盖生产车间和库房。部署完WiFi网络后,便在各个车间、机台、工序中配置平板电脑,在仓库配备可以连接WiFi的手持设备,在客户接待室安装可以连接WiFi的大屏幕,等等。接下来我们还要给生产设备加装WiFi,同时通过WiFi采集生产环境数据,通过WiFi连接物流线、机械臂、AGV小车等。

部署WiFi网络和终端设备,其实是在打造企业的物联网平台,其核心就是在做一件事——“连接”。它实现了企业中人与人、人与设备、人与物料等的连接,可以称之为智能工厂的一项基础建设。同时,这也是智能制造的一个创新平台。部署WiFi工厂,相当于把移动互联网搬到企业内部。消费领域内,基于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创新每天都在发生,同样,企业一旦建立创新机制,基于WiFi工厂的内部创新就会持续发生,让企业进入持续进化的进程,直至实现智能工厂。

部署了WiFi网络和各种智能终端设备后,在软件应用方面,现阶段我们还要干什么呢?我们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协同生产。WiFi工厂建立了印刷企业端到端的网络连接,实现了内部的移动化,从而为协同生产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协同生产聚焦于生产的执行环节,企业的所有生产执行单元都可以用平板电脑或手机接收指令,而不再接收纸质单据或口头指令。同时这种指令是基于作业的,基于任务的——推送到手机或平板电脑,就指挥人去执行;推送给AGV小车,就是机器去执行,这等于做好了接入智能生产设备或自动化物流设备的准备。

所谓协同生产,是由软件系统而非人来协同,用软件替代上传下达和横向协调的简单管理工作,从而大幅减少基层管理人员和辅助人员。一个无人工厂,不仅仅是生产执行单元的无人化,也是管理人员的无人化。很多印刷企业动辄20%~30%的管理辅助人员,是企业人工成本的重要构成。

建设WiFi工厂,不仅是为未来的智能工厂打下“连接”的基础,同时也可以实实在在地解决企业当下的一些的问题,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无疑WiFi工厂是印刷企业建设智能工厂起步阶段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发展方向:三种类型

笔者认为传统印刷企业要实现智能化不外乎三个方向,换言之就是智能工厂建成后的三种形式。

1. 只能生产一类标准化产品的智能工厂,前提是这类产品的需求量能够匹配工厂的产能;2. 拥有多条生产不同类产品的标准生产线的智能工厂,例如集团化企业,很可能建立起一批专业化智能分厂,每个工厂生产不同品类的产品;3. 拥有柔性制造能力的智能工厂。

实现途径:

基于标准化的数字化

我们在帮企业进行信息化的过程中,经常被企业问及“你能不能做到自动化”,有一个基本常识:只有标准化的东西,才有可能自动化。而在智能化时代,还有一条:只有被真正数字化的东西,才有可能实现智能化。笔者理解的数字化,就是输入电脑的信息,机器能够读得懂的程度,就是数字化的程度。

为了说明不同程度的数字化,我们以把一张名片输入到手机中保存为例进行解释。第一种方式,给名片拍张照片并保存在手机的相册里,第二种方式,用“名片全能王”之类的名片管理软件拍照,识别后把姓名、电话号码保存到手机通讯录。这两种输入名片方式的数字化程度显然是不同的,前一种方式,我通常称之为给人看的数字化,而后一种方式是给机器看的数字化。信息化其实是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很多企业做了信息化、上线了ERP,但还是停留在给人看的阶段,这样的数字化程度无法支撑未来的智能化。

很多企业都多次尝试过标准化建设,却一次次无功而返。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大家都想一蹴而就,一下子就把企业的方方面面都“标准化”。我认为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关键点在于把潜在的可标准化项与非标准化项区分,先把能标准化的标准化,然后将剩下的部分再进行可标准化项和非标准化项的区分,继续进行标准化。能标准化的走标准化的自动流程,不能标准化的走非标的手工处理流程。直至企业可以将非标的那部分舍弃,然后才有可能实现全面的标准化。

在笔者看来,传统印刷企业实现智能化的途径,就是持续进行基于标准化的数字化,然后自动化、智能化一部分,直至全部。而这正是企业内功所在,也是核心竞争力所在。

当前,传统印刷企业可以为实现智能工厂着手做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提高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包括提高现有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采用代替手工的印后设备等;第二,实现从原材料到生产车间、半成品转序、成品的打包装箱、运送到成品仓码垛,以及仓储的自动化,包括采用智能物流设备自动化物流线、AGV小车、机械臂和智能立体仓库等;第三,加大信息化投入,从连接、标准化与数字化这两项智能化的基础工作抓起。

印刷企业在开展智能化建设工作时,应兼顾未来和眼前,一方面为实现智能工厂打基础,另一方面解决当下企业人工成本高、招工难和人员流动快等问题。

相关文章

  • 票据印刷这四大潜在商机等待被挖掘

    191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商业票据印刷企业约有1000多家,其中电脑票据印刷企业约300多家,年销售额约150多亿元。虽说销售额可观,但是在以下几个方面,票据印刷还有不足之处,换言之,票据印刷还有很大的潜在商机等待被挖掘。商业票据印刷技术仍滞后于市场需要当前税制改革使税务发票成为热点,目前不少省市需要新版税票,而一些地方又缺乏印刷新版税票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也就是说,目前国内一些商业票据印刷企业现有的技术和设备尚不能完全满足新版税票印制的要求。其次是尽管我国电脑票据的生产已初具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脑票据市场需要仍然很大。我国现有电脑票据生产线400多条,而日本拥有2000多条,而且日本目前这类生产线的年销量仍然很多,我国电脑票据潜在市场需要很大,特别是卷式票、直接邮购广告单将会得到较多的应用。商业票据市场发展不平衡在经济发展滞后地区,商业票据应用种类少,且纸类票据多于特种票据,单张票据多于电脑发票,普通纸张票据多于无碳复写纸票据,有些地区碳复写纸票据还很盛行。从这类地区商业票据印刷企业承印的业务种类来看,以财政、税务、银行票据为主,也有邮电、航空、宾馆等其他领域的票据。而在经济较

    2018/2/28 15:58:15浏览量:32223

  • 包装印刷与环境保护

    201

    随着国际上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欧盟、日本等国家相继出台了对于进入本国和本地区的商品和包装物及印刷物的环保标准。我国重视环境保护还比较晚,推行节约资源、能源、实行循环经济的工作并立法,是从1996年6月中国环境保护白皮书开始,其中指出我国政府已在“九五”期间实施《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为创造绿色产品、绿色包装指明了方向,使企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1997年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固体废弃物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五部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其中30多项法规明文规定了包装废弃物的管理条款。但是,由于我国包装工业的迅猛发展,国内的包装废弃物已成为城市垃圾的主要来源。超薄包装塑料袋和一次性餐盒等“永久性垃圾”形成的“白色污染”已形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纸制品包装物的大量使用也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城市垃圾的处置和管理压力的增加等等,都把包装印刷行业的环保问题提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上。发展绿色印刷在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共中央原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面向未来”,“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

    2018/4/1 12:51:29浏览量:35443

  • 数字印刷在逐步取代传统印刷市场

    241

    时至今日,数字印刷已经被世人广泛接受如果说,无需印版的数字印刷技术是从美国人切斯特·卡尔逊于1938年采用静电成像原理制作出第一台复印机起步,那数字印刷被世人广泛接受并成为新一轮市场热点应该是在2016年的德鲁巴印刷展后。因为,海德堡、小森等传统印刷设备制造企业几乎无一不进入这一领域,这意味着他们看好数字印刷下一步的发展。事实上,这几年,数字印刷在各领域的应用也是有升有降,最根本的原因是市场在变化。比如,最早将可变数据印刷应用于生产的票据业,因为电子发票的兴起在走下坡,而且这一趋势无可逆转。但喷墨印刷在建筑装潢、纺织印染、标签印刷领域的发展速度却很快,包装印刷极有可能成为下一轮的热点。所有这一切既与技术进步有关,也与国人的生活水准由温饱进入到小康有关。这一变化已经引起所有印刷经理人的关注,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参加数字印刷论坛的传统印刷企业代表多了,因为他们希望了解这一变化,希望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不至于落后。满足个性需求是数字印刷的最大优势按需、可变、即时是数字印刷的优势所在。在物资相对匮乏,数字印刷质量也有待提高的时侯,这些特点客观上受到制约,应用的领域相对有限。但是,在国民由

    2018/7/2 20:15:07浏览量:29403

  • 国内标签企业引进数字印刷设备需要考量哪些因素?

    220

    网络时代下,品牌需要快速且个性化的宣传方案。数字印刷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极快且印刷方式灵活,还可以为品牌减少包装占用的库存,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印刷的质量可以与传统印刷媲美,因此许多领域的品牌都在积极寻求通过数字印刷创造商业价值的方式。 终端用户有可变数据、防伪、追溯和溯源、物流信息控制、新颖独特的外观、有趣的品牌故事、扫码关注、抽奖等多种需求,有更多的短版、多版本标签印制需求,有更快的交货时间、更低的成本等要求。 标签印刷企业则有降低材料、能源、辅助品的消耗和浪费,减少人工,降低场地租金,增加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内部生产成本,提升服务品质和反应速度,提高客户满意度等的追求。 市场需求与印企追求共同成为推动标签数字印刷快速发展的动力。 对于国内标签印刷企业来说,在哪种情况下需要引进数字印刷设备呢? 先问下自己: Q1.企业目前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负担得起数字印刷吗? Q2.企业内部的员工是否具备了掌握数字印刷技术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Q3.企业的订单能填饱数字印刷机的产能么? 具体来看看吧! 企业的营业规模和类型 外资标签印刷企业

    2018/5/12 22:58:01浏览量:29593

  • 聚焦新时代 共话印刷业高质量发展

    185

    今年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也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印刷业作为我国新闻出版广电事业产业发展改革主力军和宣传思想文化主阵地,作为国家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产业发展改革的前进方向和根本要求。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在京召开印刷产业发展暨《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管理办法》修订座谈会,邀请了出版物、包装装潢、数字印刷、网络印刷等各类企业,以及研究机构、高校、地方印刷管理部门的有关同志,按照党的十九大新要求,围绕“产业发展新特点”“增长动能接续转换”“印刷+互联网+X”“优化结构布局”“示范企业管理办法修订”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本期D03—D05版特摘登精彩发言,以飨读者。刘晓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司长李永林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朱晓东吉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印刷发行管理处处长郭建平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印刷发行管理处副处长赵鹏飞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栗延秋北京盛通

    2018/2/11 23:42:08浏览量:28463

  • 面对包装印刷企业转型问题 你怎么选择?

    124

    “人生难得几回搏”,说的是人一生能有几回在重要时刻做出关键抉择并取得成功的事情。人的一生中,这样的机会并不多。曾偶尔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关于“做对不如选对”的文章,同样说到人生拼搏,讲得十分有哲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的一生就是在反复选择中前进,关键机会可遇而不可求,重要的时刻做对不如选对。做得再好,没有选对方向,一切都只是徒劳。人生的选择如同在和“上帝”玩抛硬币的游戏,正面亦或反面,往往在一念之间。但选择的后果却截然不同。我们一次次地和“上帝”玩着抛硬币的游戏,做出正确的选择方可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做到完胜收官。而选到反面则是另一番光景了。自古以来胜败乃兵家常事,常胜将军有,但绝不会有永胜将军。这就像人不可能永远赢得幸运女神的青睐,一生中次次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一个人玩抛硬币的游戏,已经连续6次抛出了正面朝上,实现了6次完胜,那么,第7次还可能那么有运气,正面朝上吗?恐怕没人能给出确定的答案。真实的人生选择远比抛硬币的游戏复杂。大到国家大事,小到个人命运的选择,无不在和“上帝”玩着抛硬币的游戏,充满着刺激和无奈。大革命时期,敌我力量悬殊,却有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选择坚持斗争,在白色恐

    2017/11/17 18:41:04浏览量:27380